新兴领域动能增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高技术领域投入持续加大,新基建等相关产品增长较快。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网上零售额51501亿元,同比增长7.3%,一季度为下降0.8%。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上半年国民经济逐步复苏。”刘爱华说,“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能够在短时间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综合施策的效果,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目前经济回升属于恢复性增长
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尽管多数指标处于回升改善或者降幅收窄的态势,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从上半年累计的速度看,GDP、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领域大部分指标处于下降区间,疫情冲击的损失尚未完全弥补。目前经济回升属于恢复性增长。”刘爱华说。
以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消费为例,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处于下降区间,比上年同期下降11.4%。“这说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一些聚集性、接触性的消费活动仍然受到一定制约。”刘爱华说,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的有效推进,消费便利性将逐渐改善,消费的供给也将不断优化。
疫情冲击导致今年就业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围绕稳就业、保民生,各地区各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逐步下降,劳动参与率基本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从总量上看,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同比少增173万人。
从结构上看,一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更突出。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同比减少496万人,下降2.7%。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下降。
“下一步,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一要稳住市场主体,落实好减税降费、减免社保费用、房屋租金等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稳住就业的基本盘。二要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通过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等措施,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三要加强就业帮扶,鼓励新业态就业和灵活就业,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刘爱华说。
对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有信心
回升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
“从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各经济指标回升情况看,下半年经济的持续恢复是有支撑的。”刘爱华说。
回升趋势明显,经济复苏基础牢。3月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明显回升或者降幅收窄,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样的运行态势表明,总体上疫情冲击是可控的,中国经济自我调整能力是较强的。“我国拥有健全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优势,这些优势在下阶段仍然会充分发挥作用,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刘爱华说。
新经济蓬勃发展,动能转换态势好。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新模式有效化解了市场的堵点、难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8%和7.2%,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21.8%。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壮大,将为经济回升继续提供有力支撑。
宏观政策发力,调控精准效果佳。上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纷纷发力,并已见成效。针对疫情冲击下暴露出的一些领域问题,补短板、强弱项蹄疾步稳,也将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从这些有利条件看,我们对下半年经济持续复苏有信心。同时,经济回升也是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实现的。”刘爱华说。
相关新闻
推荐新闻
手机海运网-http://56558.net
客服电话:4001858997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