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记者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25年一季度,江苏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564.3亿元,同比增长5.8%,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4.5%。这不仅为全年投资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在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
一季度,江苏重大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江苏交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活力充分释放——
4月16日,崇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传来捷报,“领航号”盾构机累计掘进5660米,成功抵达长江江心。这条隧道建成运营后,将大幅缩短长三角城市群间的时空距离,届时,从崇明经太仓至上海宝山站预计仅需17分钟,为区域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年初以来,江苏各地在交通建设领域开足马力,一个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1月1日,宁扬长江大桥(龙潭过江通道)正式通车运营,为区域交通网络再添新动脉;3月24日,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首个闸首空箱完成浇筑,助力水运通行能力提升;4月2日,扬州泰州国际机场T2航站楼全面封顶,向着打造现代化航空枢纽迈出坚实一步;4月3日,铁路南京北站首根钢柱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再看江苏水运,“端到端”服务提质增效——
走进繁忙的扬州远扬国际码头,桥吊林立,舟车穿梭不息,往来班轮有序运载着冰箱、汽车、光伏等外贸出口产品。今年一季度,长江扬州段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38万标箱,创下历史新高。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江苏充分发挥港口的枢纽作用,通过定制航线为出口企业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端到端”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以苏州港为例,一季度出口秘鲁的汽车、工程机械等货物货值约5亿元,同比增长超30%。其中,1月8日,苏州港张家港港区至钱凯港的件杂货直达快航班轮正式开通,该航线成为连接中国与南美地区的件杂货运输“海上高速公路”。
亮眼数据彰显水运发展实力。江苏一季度累计完成综合货运量7.2亿吨、货物周转量3339.3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2%、7.7%;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94.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5%、7.3%。目前,江苏在运营国际集装箱航线达82条,较2024年底增加7条,其中远洋航线13条、近洋航线69条。一季度,无锡西站物流园区通港达园短支航道完工,“南京港—上海港外高桥”外贸内支线快航、“江阴至葡萄牙”集装箱外贸新航线相继开通,“水运江苏”的优势正不断凸显并持续放大。
一直以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切实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
“信用批、批量批、即时批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4月10日,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来自江阴恒润环锻有限公司的卢女士对进一步提升公路大件运输审批效能的9条改革措施赞不绝口。
从2018年的0.2万余件到2024年的31.2万件,7年间,江苏大件运输累计审批量超130万件,位居全国前列。这9条改革举措实施后,将惠及5000多家大件生产企业和运输企业,平均办件时长预计压缩30%以上。
3月20日,苏北航务管理处发布《苏北运河高效服务船民“一件事”若干工作措施》,从船民过闸效率、健康服务、污染物治理、应急保障等多个维度发力,让船民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也于3月印发《深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护交通运输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二条措施》,并启动“企业观察员”选聘计划,以制度创新推动政企沟通“零距离”,以法治的温暖护航民营企业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