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指挥,2号船上建已装车,三分钟左右离场!行车移位,准备吊装舾装件箱。”5月8日晚,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船业”)2号船台作业区内,车辆调度中心主任王超正有条不紊地指挥分段装车发运。
这是新能船业今年发运的第三批坦桑尼亚项目船舶分段,包含2#船舶艏艉分段、上建、舱口围分段、3#船舶货舱分段,以及整船的舾装件及设备物资。这也意味着新能船业坦桑尼亚项目的第二艘船舶全部分段发运完毕。
此前,新能船业已与紫金矿业集团成功签署4艘2000DWT散货船采购合同,用于承担坦桑尼亚境内坦噶尼喀湖区域的货物运输任务。
从一年前仅有的零星订单到如今多个国际客户的相继签约,这家年轻企业的崛起之路没有戏剧化的“奇迹”,有的是一步一步用技术和服务筑牢的市场信任。
2023年末投产之际,新能船业曾面临严峻挑战。虽有宁德时代、中集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助力,但市场对于初创企业的交付能力仍存疑虑。“当时的订单全部来自集团内部,即便如此,客户对产品仍持观望态度。”新能船业商务部副部长赵宁坦言。
为了打开局面,团队决定“两条腿走路”:对内完善数字化生产体系;对外深入调研航运政策、环保法规、客户需求等重点要素。
面对重重困难,新能船业并未退缩,而是积极寻找突破点。转机出现在 2024 年中旬。紫金矿业集团计划在非洲坦桑尼亚开展矿产运输,需要4艘适应内河浅水航道的2000吨级散货船,新能船业立即成立专项小组,针对非洲市场特点,对本地化配套设施和全周期服务制定具体方案。
“对于海外运输条件不足的问题,我们首先就想到了采用模块化建造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海外运输条件不足的问题,还能提高建造效率、降低成本,且各模块可在工厂内并行建造,大幅缩短整体建造周期。将船舶分段在企业建造完成后,通过散货和集装箱两种运载形式发货,通过海路运输到坦桑尼亚境内进行船体合拢。”新能船业总工程师丁明师介绍道,“同时我们在坦桑尼亚设立海外办事处,与当地代理商建立合作网络,并派驻技术团队指导船舶组装,提供远程运维支持。”
为了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团队将设计图纸提前报送给中国船级社(CCS)进行预审,并邀请紫金矿业代表实地考察自动化生产线。在三次技术磋商后,对方终于认可了这家中国船企的专业性。“他们以数据而非口号说服了我们。”紫金矿业市场总监黄孝隆评价道。
凭借与紫金矿业合作项目的出色表现,新能船业积累了良好口碑,“高起点”优势逐渐显现,也第一次进入了国际航运业头部企业的视野。作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计划在亚洲内河航线试点电动运输船舶,随着深入调研,他们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新能船业。
2024年初,达飞技术团队到访济宁,开启了维持两天的全面考察。
面对欧洲头部企业的严苛标准,新能船业总工程师丁明师带领团队搭建 “设计→生产→物流”全链条协同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确保每个环节符合国际标准,最终促成182TEU电动集装箱船订单落地。该船型配备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2026年投运越南航线,预计年减碳量可达778吨。这一订单的达成,不仅是对新能船业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更为其在国际新能源航运市场树立了重要标杆,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全球航运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的新能船业,已建立起覆盖欧洲、东南亚、非洲的销售网络,但市场团队仍保持着创业期的谨慎。“每有一个新区域洽谈,我们至少要做半年政策研究。” 赵宁展示着一份东南亚市场分析报告,上面标注着各国LNG加注站布局、电价补贴政策甚至工会劳工条例。
五月初,新能船业坦桑尼亚项目海外订单,首批船舶分段顺利抵达并开始铺底作业。看着手机上传来的作业视频,赵宁感慨:“真正的市场开拓,靠的是每个焊缝的质量、每版图纸的严谨。”
从被质疑“煤炭企业转型作秀”,到用节能效益赢得国际尊重,新能船业正以绿色长跑者的姿态,在新能源航运赛道跑出中国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