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钟芝清介绍,“十四五”前四年,湖北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7亿元,同比增长43%,公路水路投资连续两年居中部第一。20项规划指标中高速公路里程、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等9项指标已于2024年提前完成。湖北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枢纽地位更加突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在荆楚大地上加快实现。
水运设施网络方面,长江武汉至安庆段6米深水航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万吨级船舶可常年直达武汉,汉江实现襄阳以下千吨级航道贯通。全省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达到2213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610万标箱。
战略支撑方面,阳逻港开通至韩国、俄罗斯等5条国际近洋直航航线,武汉经上海至全球的江海联运网络不断拓展。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和地区,连续两年开行量突破千列。
货物流通方面,宜昌三峡枢纽多式联运等4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全省创建数量(8个)、命名数量(4个)均居全国第1。武汉创建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并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十堰、襄阳、鄂州、荆州入列建设名单。形成了一批以武汉港、黄石新港等为始发港或中转港,上至重庆、成都,下至洋山港、宁波港,远达日韩、东盟的多式联运品牌线路。2020—2024年,湖北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49.5%,远超国家年均增长15%的指标要求。湖北省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初步实现“铁水公空仓邮”六网融合。2024年,湖北省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2.82%,比全国低1.28个百分点。
绿色、智慧转型方面,湖北省运营绿色动力船舶达到145艘,数量位居长江流域第一位,持续推进“电化长江”“气化长江”“氢化长江”。湖北成功入选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全国内河首个集装箱智慧码头——阳逻铁水联运二期常态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