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重庆市正式印发《重庆市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与国家《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形成了宏观与微观结合,为重庆推动通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同时,重庆还配合商务部开展了国际合作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并形成规划提纲。这些举措,标志着重庆基本形成通道的规划与实施体系。在通道的运营组织模式上,重庆围绕政府与市场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政府层面,重庆已批准成立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现正在加紧组建中。市场层面,重庆正积极协商沿线省市共建综合运营平台公司和区域公司,按照“三统一”原则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整合通道物流资源,努力实现区域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敬认为,重庆已初步建成“水、陆、空、铁、信”五位一体的国际性枢纽通道,在内陆对外开放上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如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先行先试开放平台,探索形成了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等创新典型案例和全国首创制度,引领陆上贸易规则制度创新。
6月17日,重庆市陆海新通道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上透露,为推动陆海新通道持续发展,下一步,重庆将做好建设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提升运输功能等方面工作,推动通道建设走深走实。具体而言,重庆将强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建共享,加快组建综合运营平台和区域公司,打造利益共同体。此外,重庆还将强化功能发挥,推进铁海联运“一单制”、公共信息平台、集装箱调度管理中心、通道指数等功能性平台和关键项目建设,提升通道综合服务功能。政策层面,重庆将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形成涵盖通道基础设施、运价、通关、开放等领域的系统支持政策。
你追我赶抢抓“通道机遇”
“陆海新通道衔接‘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为广西全方位融入国家开放大格局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将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与通道沿线省份的产能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共享开放发展新机遇。
为进一步优化新通道的营商环境,促进海铁联运班列持续快速增长,广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北部湾港集装箱进出口环节对标提升工作方案》《推动进一步降低广西北部湾港口中介服务收费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1年》等系列政策,在资金、金融、土地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新通道海铁联运的运营发展,全面提高通关效率,切实降低各项费率。同时,北部湾港集团牵头制定了《陆海新通道广西海铁联运主干线运营提升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优化海铁联运的运营质量、加快通道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广西大力推动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加快建设,2019年6月建成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工程,打通集装箱海铁联运瓶颈;今年4月建成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彻底连通铁山港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先后开通了连接重庆、四川、甘肃、贵州、云南、青海等西部6省市的5条班列线路,全年运行班列达1154列,实现了与中欧班列无缝连接;对标对表新加坡港、宁波港等国际国内一流港口,实施推动进一步降低广西北部湾港中介服务收费专项行动,多措并举推动北部湾港降费;推动通关作业改革创新,在海港口岸推广实施“提前申报”“两步申报”,在公路口岸全面应用“提前审结”通关模式,继续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不断提升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运营效率和质量,吸引100多家各类航运物流企业入驻,基本实现“一站式服务”。
在广西,作为陆海新通道建设标志性工程,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已成功引进万纬物流、太古冷链、德国敦豪DHL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中马钦州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通道国际产能合作快速起步;南宁国际铁路港二三四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柳州铁路港、南宁玉洞交通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枢纽经济已初具规模,通道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加强。
四川省发改委则日前正式印发《2020年四川加快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指出要强化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能力及成都铁路主枢纽功能,建设成都青白江多式联运转换中心,积极推进组建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成都国际班列包括陆海新通道在内,都始终保持高频次开行,上半年国际班列累计开行近2000列,同比增长40.9%。”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管委会对外联络部部长曾怡介绍,“目前全国各个枢纽城市集装箱流转量巨大,但是配套的集装箱流转基础设施普遍短缺。现在四川省率先推出建设多式联运转换中心,将有效缓解西部地区集装箱货物运输流转压力。”
目前,成都发出的陆海新通道班列已服务川内企业百余家,约占总发运量的83%。成都国际铁路港与12个市州共建“亚蓉欧国际班列”基地,与98个县市区推进产业合作。
“成都陆海新通道开通为我们提供了更适合的物流选择,我们运输时间平均节约半个多月,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货损率。”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工厂物流经理严庆介绍,从2018年起,神龙汽车借助陆海新通道每周至少有一整列的整车配件出口到越南和马来西亚。
当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也为川渝两地共同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依托重庆的通道和物流运营组织中心,以及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根据川渝两地在通道上不同的定位,双方将优化区域物流枢纽和分类节点布局,深化合作。”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聂红焰介绍,比如,川渝双方将探索建立境外货物集结分拨点,共同打造辐射秦巴地区的陆海新通道万达开运营中心。此外,川渝双方还将探讨共建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促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
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合力越来越强,“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相关新闻
推荐新闻
手机海运网-http://56558.net
客服电话:4001858997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