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农食产品生产大省、出口大省。据青岛海关统计,2024年山东出口农食产品1648.2亿元,占全国总出口货值的22.5%;同比增长11.7%,超全国平均增速6.4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强劲。
近日,在青岛故乡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白菜上涂抹腌渍料。这批泡菜将首次通过“批次检验(检疫)”模式检验合格后被销往海外。
“以前,我们的产品被抽中送检,需要经过查验取样并送实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口,前后大约需要等待十天左右,稍有迟延就会错过预订的船期。”青岛故乡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修明说道。
青岛市规模以上泡菜加工企业多达20余家,年均出口韩国泡菜20多万吨、货值超10亿元,稳居国内输韩泡菜总量第一位,在国际泡菜市场中也占据着重要份额。
为促进地区出口泡菜企业发展,青岛海关率先将出口腌渍菜纳入“批次检验(检疫)”改革试点,改变以往对所有抽中送检产品进行逐批检验的做法,将同一生产加工企业、同一批原辅料、同一生产工艺及质控体系的产品确定为一个“批次查检单元”实施检验,大幅减少实验室检测批次,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我们生产的泡菜最快第二天就可抵达韩国市场,口感和品质都有了保证,预计今年对韩泡菜出口总量可达1.7万吨。”石修明高兴地说。
春节假期,外贸不打烊。青岛海关也持续依托政策优势和智慧手段提升出口通关效率,保障农产品出口企业赶订单、赶船期。
日前,山东瑞兴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云港通”平台提交了1票出口冷冻蔬菜的预约查验申请。仅仅一小时后,该批货物就由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关员完成了现场查验,等待装船运往牙买加。
“我们设立了出口鲜活易腐产品查验绿色通道,出口企业可通过云港通平台提交预约查验申请,海关及时开展查验,全力保障货物装船出口。”黄岛海关查检一处查检二科科长王超介绍。
青岛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处副处长吕朋表示,青岛海关出台支持农产品扩大出口十二条措施,通过送技术上门、优监管模式、提通关速度,切实服务山东出口农食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让更多优质山东农食产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