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百科新闻首页海运 〉详细
干散货市场承压,煤炭分化成为航运市场关键变量
   2025-09-10   来源:航运界网   

   航运界网消息,今年以来,全球干散货市场迎来结构性调整。根据国际船舶经纪公司Banchero Costa的报告,今年前7个月的全球海运煤炭贸易量呈现“总量收缩、区域分化”态势。中国作为最大进口国的需求回调成为关键变量,而东南亚新兴市场与欧盟的逆势增长则重塑着全球煤炭贸易格局。


  进出口市场均呈分化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不包含国内运输在内,全球海运煤炭装载量同比下降6.3%至7.322亿吨。主要出口国呈分化态势,印尼、澳大利亚、美国、哥伦比亚、莫桑比克等国出口量下降的同时,俄罗斯、南非、加拿大等国的出口量则呈上涨趋势。

  具体来说,印尼出口下降12.7%至2.621亿吨,澳大利亚下降3.1%至1.932亿吨,俄罗斯出口微增0.3%至9780万吨,美国下降9.6%至4640万吨,南非增长8.6%至3640万吨。哥伦比亚出口暴跌26.2%至2550万吨,加拿大增长3.6%至2930万吨,莫桑比克下降7.5%至1150万吨。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海运煤炭进口国,2025年占全球海运煤炭市场的26.5%,领先于占比19.2%的印度和占比11.5%的日本。数据显示,中国前7个月的进口量同比下降14.8%至1.961亿吨,但仍较2021年和2022年同期保持高位,印度下降3.3%至1.417亿吨,日本下降3.1%至8530万吨,韩国下降12.2%至5660万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马来西亚增长5.6%至2360万吨,越南大幅增长11.2%至3970万吨。欧盟增长2.2%至3590万吨,土耳其增长1.0%至2200万吨。

  中国供应链格局发生改变

  Banchero Costa表示,尽管2025年进口量出现回调,但中国在2024年创下的4.271亿吨历史进口纪录(同比增长15.9%)仍凸显其市场重要性,并指出当前进口调整主要受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和库存策略调整”三方面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中国海运煤炭的进口来源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印尼份额维持在48.9%的绝对主导地位,澳大利亚重新成为中国第二大供应国,占比达21.3%,俄罗斯则以18.4%的份额稳居第三。

  具体来说,印尼仍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煤炭供应国,2025年前7个月对中国的煤炭供应量同比下降21.8%至9600万吨,去年同期该数值为1.22亿吨。同期澳大利亚向中国供应了4180万吨煤炭,较2024年同期的4360万吨下降4.2%。同期俄罗斯向中国的供应量同比下降4.7%至3610万吨,去年同期则供应了3790万吨,其中绝大多数煤炭来自于俄罗斯的瓦尼诺港、沙赫乔尔斯克港、东方港等远东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对中国的海运煤炭出口激增18.3%至740万吨,而美国煤炭则因贸易流向调整下降25.4%。

  未来展望

  短期来看,全球煤炭贸易仍将维持“东方收缩、西方增长”的态势。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全面实施,以及东南亚各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将持续影响贸易流向。中长期而言,能源转型步伐的差异将导致区域市场进一步分化,煤炭品质竞争和物流效率将成为决定贸易格局的关键因素。

  分析师指出,好望角型散货船与巴拿马型散货船的运价波动已反映出煤炭贸易路线的变化。俄罗斯远东航线、澳大利亚-东南亚航线运需保持稳定,而传统的中澳航线运输需求呈现结构性下调。航运相关企业需要关注新兴市场间的交叉贸易机会,尤其是东南亚区域内部运输需求的增长潜力。

相关新闻

推荐新闻

首页新闻/百科新闻首页海运 〉详细

手机海运网-http://56558.net

客服电话:4001858997

建议